首页 > 佛言佛语 > 佛言佛语1-14 > 佛言佛语十三

忍辱精進 學小乘佛法, 清淨個人戒持力。 學大乘佛法, 重在論心不論事。 學佛人首先要守戒, 然後再利益眾生。 要消除自己心中的障礙和煩惱, 和眾生一起離苦得樂。 救度眾生正氣浩, 忍辱首要境界高。 若行大乘菩薩道, 金剛不怕火來燒。 |佛言佛语(十三)

发布时间:2025-01-09 浏览:

佛言佛语|第十三册

忍辱精進

學小乘佛法,

清淨個人戒持力。

學大乘佛法,

重在論心不論事。

學佛人首先要守戒,

然後再利益眾生。

要消除自己心中的障礙和煩惱,

和眾生一起離苦得樂。

救度眾生正氣浩,

忍辱首要境界高。

若行大乘菩薩道,

金剛不怕火來燒。

|佛言佛语(十三)

目录
点击标题跳转;点击目录关闭
.

更多相关内容 敬请点击下方链接
了解更多【佛言佛语十三】内容

更多推荐

  • 如果你心裡沒有“智慧”, 就是沒心智, 你就不會想出“理智”的念頭。 所以業障重的人,追根尋源, 就是“心念障礙”。 學佛人的根源,是在於你的心。 佛法界講“直指人心”。 修心修行,心為主,行為輔。
  • 佛菩薩雖度盡一切眾生, 佛菩薩卻認為 實無一眾生可度的高境界。 就猶如一個母親, 做完了所有的家務, 但卻說自己沒有做什麼, 一點也不罣礙。 這就是有漏功德和功德圓滿的分別。 這也就是為什麼, 有時候
  • 不開智慧增煩惱, 人間聰敏全部拋。 想通放下煩惱跑, 清淨解脫有福報, 功德圓滿最重要。 法布施, 實際上就是持戒、行善、念經、 禪定、止觀、弘法的綜合體。 弘法度眾,有我相,一定會迷失方向; 時間一
  • 只是看到當時的情感。 其實那也是一種虛幻。 後來又吵又罵, 覺得對方變了一個人。 實際上就是當時我們滿腦子 都是自己的“識蘊”。 認為對方“一定會對我好”, 認為一定會怎麼樣, 其實就是這些“想蘊”,
  • 學佛的路非常長, 但是你可以沿著這條正道 每天堅持走一點, 這就是每天在修心。 別人願意怎麼做,那是別人的因果。 在你成就自己“道果”的時候, 你必須少看,少聽,少說,心少動。 先自修,才度眾。 不哭
  • 心中常念觀世音, 有緣眾生應度盡。 發心相印菩薩行, 誓以佛心印凡心。 |佛言佛语(十三)
  • 心歸正,心歸一, 心佛才能合一。 心發菩提願, 身作菩提心。 五蘊乃虛幻, 假合修真空, 行深佛法弘。 人的一顆玻璃心,一碰就碎。 一顆玻璃心破碎, 變成了千萬個玻璃心碎片。 你的心就變成了無數個破碎
  • 神志不清,心慌意亂, 這時你的“心態” 遠離了“理智”, 就遠離了佛法。 造孽就是沒有覺, 雜念太重怎麼學。 修偏就是沒有悟, 正知正見心念故。 要記住, 人是靠著“心念”活著的。 心念就是你的理念。
  • 這是對自己和對別人生命的 一種責任與解脫。 只有知道自己的業障重, 才能瞭解眾生的業障, 才能幫助他們除去業障, 找回智慧。 學佛人經常說, 自我解脫難,幫助眾生更難。 而我們就是不但要自己解脫, 更
  • 這就是為什麼別人傷害你一次, 你會想不通, 然後回家再傷害自己幾百次。 這就是為什麼人一碰到事就說 “煩死了”。 師父要求你們, 要轉換思維,遠離煩事, 因為再煩的事也會過去; “以佛心,印凡心”;



  • 上一篇
    再慢慢想通,斷掉三個煩惱障。 徹底開悟了, 才能把所有煩惱全部斷掉。 想一想有什麼事情可以想不通。 過去太多事情, 想得通也過了,想不通也沒了, 過去的全斷除了。 先去除過去的煩惱, 再放下現在的煩惱

    点击下方文字下载安装APP

     APP下载 

     


    【〔视频〕法 門 介 绍-短 片】
    【【震撼视频】-众生之苦离苦得乐宣传短片】
    【〔视频〕心系众生 不忘师恩】
    【〔视频〕慈悲之行.卢臺 長世界弘法足迹!】
    【〔视频〕纪念恩师诞辰日:尊师重道 正信正念 心灵法门利益千秋 源远流长】

    在編輯與整理過程中,若有任何不如理、不如法之處

    請南無釋迦牟尼佛慈悲原諒!

    請南無大慈大悲救苦救難廣大靈感觀世音菩薩慈悲原諒!

    請諸佛菩薩及龍天護法菩萨慈悲原諒!

    請恩師慈父慈悲原諒!

    感恩 合十